大明代宗皇帝实录•卷第01序

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实录卷第一·序

○自序1:网上有个大神,点校了《太宗实录》前32卷,停止了;还有个网名叫“覆厄山人”的,好像点校了正统朝的实录。在此向他们致敬。点校实录,是件苦差使;网上录好的那个文字版,有错字、漏字、多字,并且还是个无标点的文言文;点起来颇耗心血。老繁体一字多个写法,很难辨认,好在有网上有在线工具书,使文字整理成为可能。本人是景泰后人,陆续点校整理了前五帝的御制文章、姚广孝的诗文及代宗实录。本实录发布次序,看本序尾段交代。

○万历十六年二月,丁丑日。

国子监司业王祖嫡奏:修缺典以隆继述。谓景泰之附录未正也。臣之疑附录何也?睿皇帝赫怒振旅,虽曰失计,然非游猎也。景皇帝监国正位,虽曰权宜,然为社稷也。名异两朝,事归一录,又何说乎?

臣谓景泰之录不可附者,亦有五。

伏读成化十一年十二月,宪宗纯皇帝敕廷臣曰:曩者朕叔郕王践祚,戡难定邦,寝疾之际,奸臣幸功,妄兴谗构,请去帝号,先帝寻知诬妄,深用悔恨,以次抵奸于法。不幸上宾,未即举正。朕嗣大统,间以复帝号一事质之圣母,亦曰:此先帝本意,宜即举行。朕祗服慈训,用成先志,其仍复皇帝号,会议尊谥以闻。夫既加恭仁康定之尊谥,而不去废帝郕戾之旧名,前后背拂,不可

臣尝反覆录中,凡涉问安奉迎之文,并为裁削;闻之耆旧,盖编摩者承望,云尔。时于谦、王文之狱,固曰不如是则事出无名。吁!加人以恶,侈已之功。不可

诗于兄弟,戒勿相犹,谓弟薄而兄效之也。景帝之薄,不敢曲为之解,英宗始虽惑于谗构,终竟怀乎悔恨。在宪宗之敕具见,不知者谓英宗犹之而不敢改,没虞帝亲爱之意,贻汉文粟布之讥。不可

晋元宋高,岂真有戡定之续,徒以皇皇之际,收拾人心,稍能立功,故虽区区作史者,不得不与之。景皇帝卒挽倾否,外攘内修,北狩回銮,神州如故。七年之烈,曾不得如晋宋之例,后世谓何?不可四。

编年之义,所以明岁时、严统系也。故僣伪附,偏闰附,夷狄附,大义也。以景皇帝之录而从附,谓之舛;以景泰之事参之正统、天顺之间,谓之淆。不可

且景泰之忠臣,皆天顺改元之奸邪也,修录者咸正之而不从;至于景泰帝,顾从之而弗正乎?臣又伏读隆庆六年,上两宫圣母徽号诏书,内一款曰:革除年间死事之臣,有司以时祀之。其景泰自为一录,削郕戾旧名,与正统、天顺承接弗紊,其于善继善述之大孝,所关非眇小也。疏下礼部。  注:删除奏疏中,关于建文的部分。

○万历十六年三月,壬辰。大学士申时行奏:礼部覆,司业王祖嫡请改正景皇帝实录。英宗实录修于成化初年,在景皇帝未复位号之先,故仍称郕戾王;而景泰七年事遂附英宗实录之内部,覆极为详明。第事体重大,年岁久远,如欲更定,须自圣裁。今景皇帝位号已复,不过于实录内改正,其理顺而事亦易。事繇创举,未经会议,臣等擅难定拟,伏乞圣断施行。上谕:景皇帝位号已复,实录候纂修改正,建文年号仍已之。

○《万历野获编·卷二·列朝》【实录难据】本朝无国史,以列帝实录为史,已属纰漏。...景帝事虽附英宗录中,其政令尚可考见,但曲笔为多。...

○《万历野获编·卷十八·刑部》【法外用刑】列圣以来,恪守太祖定制,无用刑于律所不载者。惟天顺元年正月,英宗复辟,刑官奏于谦等罪恶情由。越二日,得旨云:“于谦、王文、舒良、王诚、张永、王勤本当凌迟处死,从轻决了,去其手足罢;家下人口充军,妻小免为奴,家财入官。陈循、江渊、俞士悦、项文曜免死,发口外永远充军,家小随住。萧镃、商辂、王伟、古镛、丁澄,俱发为民。”盖廷议于、王等六人谋反凌迟,循等九人知反故纵,皆斩,故皆下一等。<今史抹却谦等去手足不书,意者虑为先帝新政累,故削之耶,但极刑寸磔则有之,无断绝手足者,或覆奏时,上又除手足之条。此说近之。> ——(明·沈德符)

○自序2: 景泰皇帝撰并书的《隆福寺碑》节选

……“巍巍太祖,肇自淮濱。剛健中正,文武聖神。

皇皇太宗,天具勇智。興於朔方,威德冠世。

列聖相承,奄奠萬世。仁恩義,夷夏惟鈞。”……

接下来应该有景泰的儿子去续写,可是景泰的嫡长子,被谋害了;后边还有两个儿子,被贬成庶人,养在凤阳广安宫。帝系不在景泰帝子孙中,所以《景泰皇帝实录》的校正重刊一事,也就无限搁置了。

景泰皇帝,属于弱势王爷登大宝;说他庸碌无能,也不为过;因为宣德皇帝想易储时,被谋害了;皇子祁钰的教育,也就被耽搁了;所以代宗皇帝的执政能力并不强;但比较庆幸的是,祁钰跟着吴女士读了不少佛经;太宗的帝王教程写的也挺好,开卷有益;所以代宗还是比较机辨聪明的。

代宗治国,所凭借的也就是祖宗之法;加上他的机辨聪明,景泰朝还是逐渐向好的。但可惜的是:太宗不好意思反腐;仁宗才完成长远规划,就因回迁南京一事被驾崩了;宣德要垂拱盛世,怕反腐坏了自己名声;正统朝的孤儿寡母,没力量反腐;到了景泰这,实在是积重难返。但是朝臣当中,还是有一些清流志士,寄希望於景泰中兴;执政能力弱的景泰,还是能做到从善如流;这在漫长的封建帝制下,是一段难得的民主时期。景泰朝的臣子们都很能干;土木之难后,景泰帝广开言路;一时间,诸臣子的策论纷纷。其中既有昏招迭现,也有真知灼见;既有祸国的毒药,也有治国的良药。加以时日,景泰帝的执政能力再进化下,中兴可期。可惜历史不能假设。夺门事发后,大明皇朝又被英宗这昏君弄的满目疮痍。

景泰帝驾崩后,英宗给了他个戾字。但景泰帝在位8年,总共也没砍几个人;所以这个字,他真的不配;这个“戾”字,如芒在背;鞭策着我,完成本录点校。

为代宗他老人家修实录,总要找几个词汇来赞美。除去前边提到的“机辨聪明”,还有下边两个词。

斋心仁厚:正是他的宽厚和连番大赦,坏人活的都挺好;并且对他这位君主并不畏惧和敬重。

知人善任:这个词其实不太合适,换成“人尽其才”,比较合适;但正是那些无德的人才,整翻了这艘大船。

景泰帝曾说:“但愿子孙贤”。我也是够闲的,於百忙之中,挤出闲暇,整理五代皇帝秘史及五帝的御制文章,以及本实录。本录不粉不黑,让大家认识真实的景泰皇帝。跨越十甲子,我在此回应始祖一句:“为人子孙者,当不让先祖蒙尘”。

见氏一族,传自景泰。关于景泰後人一事,将在本录的尾卷交代清楚。考察景泰皇帝生平,关于他生母身份及储位之争在本录首卷进行交代。这首尾两卷,为本人根据史料、资料修撰。如有疑惑,请移步LOFTER,ID:地上走过来豺哥哥;百度百家号ID:见姓明心。凤凰大风号:见姓明心。三处账号均有系统的考证文章(各帐号发布,不尽相同)。本录仅作叙述,不作论证。

其余各卷将原附录於《英宗实录》中的《景泰实录》进行点校,并重新排定卷号。制作成以可查询、复制的电子文档,公开发行,以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查阅。

(公元2028年,戊申岁,见才东序)

○点校方式。机遇偶然,发现梁洪志本。该本字迹清晰、书写工整;该本的影印本也很清晰。然而,民国时期的梁先生做了汉奸;所以梁本《明实录》,并不广为人知。

本人依据梁本《明实录》进行点校;对于语句不通的地方,与史语所影印本对照、改误后再点;对于明显的错误,进行改正并标记,然后与影印本对照。对于通顺断句,意思分明处;并未对照原影印本。

最后又与《校勘记》对照,进行改正。但是对实录中有意省略的个别字,并未按《校勘记》一一补充。

范例1:本录中,太上皇帝一律改为英宗。英宗在景泰元年八月十五日,驾回南宫。其在景泰二年至景泰七年的实录中,那每月例行公事的一句纪录“太上皇帝居南宫”,删除;其他位置出现的“太上皇帝”,一律用“英宗”。其他皇帝,在实录中用“上”指代,而景泰帝在实录中用“帝”指代;如此霸气的称呼,我还是不改了。本录中,如果某个大臣的临终之后,所刊登的履历中用的“上”字,还是指英宗。比较可惜的是,景泰在朝退和经筵学士们的国策讨论,所记甚少。

范例2:每年四月八,莫名其妙的赐宴百官,是鲥鱼宴。宣德皇帝写过具体文章。可能史官觉得太过奢靡,就简化为赐宴百官。还有的赐宴日为:万寿圣节(皇帝生日)、千秋圣节(太后、皇后、太子的生日)、正月初一、上元节、中秋、重阳、腊节等,端午节不只是赐宴,还有赐扇(扇面为皇帝的御题诗或御笔画)。

○注意:少数民族同胞的名字,长短不一,那些名字点校处可能尚存错误,参考时注意。

○其中下划线的词组,是冷僻词。个别的红标字,是不知道往前分还是往后句分。整段色标字,是本人需要的和重点突出的史料。

○发行。《目录》、《序言》、首尾两卷,各平台均同时发布。然后其他卷,每个平台发布一部分。但是牵涉到生冷字的老繁体,各平台会有不同程度的吞字现象。如果想看完整无误版,请来函索取。邮箱150167697@qq.com


各平台发布计划:以后修改

 

 

○示例:如第八卷和第十八卷,文章名将以《大明代宗皇帝实录·卷第08》、《大明代宗皇帝实录·卷第18》发布。

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实录卷第一终


评论(1)
热度(33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大明御书房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