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马照禅师塔铭

洪武六年乙卯。衍因通儒學,被召留京師天界禅寺。時有僧自阳羡来告曰:前白馬長老“元明禅師”迁寂于乡,光明盛大、希有奇特。衍闻其言,既哀慕而复忻慶。雲山窈阔,往奠弗果,兹抱愧於心焉。九年春,奉旨赐還吴門,因省師过西麓海雲精舍;适瑞光通师至,袖出元明行壮;通请衍铭其塔。元明,通之族季父也;通,衍之同門友也。铭其可得辞乎?况衍已抱阙奠之愧,复辞为铭,其愧何極?故弗拒,遂按状序而鉻之。師諱普照,字元明,其先福之蒲田人,俗姓蔡;宋端明殿學士 忠惠公 襄 九世孙也。祖景繁,三省架閣;宦遊江南至常之陽羨,爱其山水胜概,因家焉;遂為阳羨人。父宰常,為晋陵县學教諭;母,蒋氏,桃源判官大谦女也。教谕君见師,孩呱即不茹葷血,喜禮佛僧,既長無他欲,惟佛法是好,志求出家。教諭君莫能夺,送于鄉之寿寧寺。其夕寺僧三人,同梦開山和尚来。翌日,即入寺。众异之,以为开山再世也。師自童時,晨夕禮觀音,虽苦寒毒热不废。僅十年始得度受具,出游四方。拜寶陀大士,謁名刹硕德。時曇芳忠禅师主径山,師往見之。

禅师問云:何处来?师云:禮寶陀来。

禅师云:曾見觀音麼?師云:見。

禅师云:觀音現千手眼,一手眼耶?師云:非千非一。

禅师云:莫儱侗。师擬进語,禅師振威一喝,師通身汗下,於是有省。禪師视师为法器,即俾充侍者,咨詢参决;既勤且肯,故得大法要,應答如响。一日,侍禪師行至国一塔所。

禅師问云:昔馬祖,令智藏赉圆相到国一,意旨如何?

师云:千里同風。

禪師云:国一,於圖相中下一点,㨔回馬祖。又且如何?

师云:禮无不答。

禅师云:忠国師闻舉云“钦师,犹被马師惑”,却作麽生?

师云:南陽识甚好恶。

禅师又問云: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

师云:眼不见耳朵。

禪師云:山上有鲤魚,井底有塳麈,作麽生會?

師云:岩前裂石舞三台。

師应机迅捷如此,一时莫有婴其锋者。居無何,禅師迁主建康龙翔,師亦随往,就辟掌记。由是,道闻日隆。元之至正间,平江府諸山以白馬虚席,遴才補处。或曰:白馬,古道场也;才而篾德者,难予其选。舉师主之,始叶(音泻意洽)輿論。师领几八稔。四方衲子,憧憧往来,屦不絕户;见惟激扬此道,罔及他語;列刹尊宿,靡不加敬。後世難,退归陽羡。庵于麸金嶺之阳,遂谢塵缘、誓不出岭、日課法华诸大乘经。乡之缁素壮艾敬仰,延禮弗暇。師性温明慈惠,人有犯不較,諛不悅,一以接物利生為懷,真濁世优昙花也。八年四月十有六日,示微疾,沐浴别众,更以纸衣,危坐室内,四众悲慟,請師留偈。师展纸書曰:

生無可言,灭無可道;南北东西,日輪杲杲。

遂掷笔、念西方佛、菩萨名号千声,泊然而逝。龛奉三日,士庶瞻礼者,踵相接至,撫摩师体哀哀,如子恋父,不忍舍去。

闍维舌根齿牙不坏,舍利無算,四眾分藏迨尽。弟子某,函餘骨,塔于麸金岭,福缘庵之左。師春秋五十六,平昔以道自任,終始不易毫发。故師末後,光明盛大,無復疑矣。为之铭曰:

繄元明師,忠惠之後。以兹德相,清慎明秀。

儿则喜佛,日禮觀音。发生辩慧,山崇海深。

易服受具,翱翔觉場。聿登径塢,首谒曇芳。

機缘偶合,如影与響。阔步大方,蹴蹋龙象。

掌記官寺,聲聞霆驰。文采烨熠,僧中芝眉。

端世梅泉,閱八寒暑。禪衲駿奔,户常满履。

遭時弗靖,退歸于乡。卜勝是搆,麸金之阳。

用謝世缘,以经遮眼。迹不越山,清風何限。

缁白向化,宜乐余年。溘尔告寂,光明灿然。

瘗兹靈骨,建以𡨧。勒铭山阿,昭示来古。


评论
热度(1)

© 大明御书房 | Powered by LOFTER